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组织风采 > 社会组织动态

社会组织快步发展 肇庆公益事业迎来春天

时间:2016/7/12 9:46:00  来源: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我市社会组织数量增速加快,结构不断优化,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涵盖广泛,包括行业协会、文体社团等多个种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分布在教育、卫生、社会服务、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领域。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民政部进一步放开社会组织登记,不少社会组织登记成立。据市民政局统计,截止到今年12月17日,全市共有社会组织1291家,比今年6月份统计的数据多出87家。

   社会组织的快速增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参与各种志愿服务,大大推进了肇庆市公益事业的发展。为此,市社工委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的成长和孵化,肇庆公益事业发展迎来春天。

   从单兵作战到组建社会组织

   一个爱心人士的公益志愿之路

   12月24日,隐身侠公益联盟的负责人“阿里”忙碌地安排着周末的“微暖行动”,准备去帮扶孤寡、独居老人。“虽然有点累,但是很开心,感觉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阿里”告诉记者。

   殊不知,多年前“阿里”就开始做公益,但没有今天这么“有力量”。

   出生在农村的“阿里”,深深知道社会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我从小就立志做公益,帮助贫困家庭和有困难的人。”“阿里”说。

   在月工资还是700元的时候,“阿里”就开始做公益了,当时当老师的他,发现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没有钱上不起学。“学校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去了广州增城打工,我得知情况后,帮助她交了学费,并去工厂亲自把她带回了学校。”“阿里”告诉记者:“但是她父母很反对我这样做,后来我一想,我能帮她交一年的学费,难道还能交上三年?而且,学校还有好几位这样的学生。”

   一定不能再做“独行侠”了,要拉一批人一起做公益,“阿里”默默地告诉记者。在一次同学聚会上,“阿里”把自己的困境告诉了同学,当时就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响应,他逐渐和同学一起做起了公益,还成立了一个准社会组织,取名为“隐身侠”。

   “今年初,由于我们不断参加市社工委和市文明办举办的各项活动,吸引不少志愿者加入我们团队。特别是后来,有5个志愿团体加入,于是我们成立了隐身侠公益联盟,目前团队共有291人。”“阿里”说:“我现在感觉自己很有力量,不再是‘独行侠’了,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如今,隐身侠公益联盟有了很多常态化的公益服务项目,如每周末的“微暖行动”(扶助孤寡、独居老人,服务敬老院)、“点亮心灯行动”(为小海龟、小天使自闭儿童中心服务);每月的扶贫助学公益活动、乡村少年宫服务活动……

   从程序繁琐到政策放宽

   社会组织迅速发展 作用日益彰显

   要有业务指导单位、60天以上的审批、同行业不能多会等规定,让很多准社会组织达不到登记的条件,因而不想去登记。

   “去年7月1日开始,广东省作为全国的试点,率先在全省放宽了社会组织登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调研员陈明辉告诉记者:“特别是前段时间,民政部进一步放开社会组织登记,肇庆市的社会组织登记数量大幅增加。”

   放宽登记后,人数达到20人就可以成立社会组织,审批登记从过去的60天变为现在的30天,程序大幅简化、无需业务指导单位、同行可以多会等一大批新的政策,让不少社会组织迅猛发展起来。

   随着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它们在拓展公共服务、发挥社会作用方面日益彰显,在助推行业发展、激活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建设方面的功能逐渐显著。

   “我们肇庆市柑桔协会、肇庆市养猪行业协会,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组织市场推广等服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陈明辉说。据了解,全市107家行业协会、商会在提供政策咨询、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开拓销售市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以及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日益活跃。到2012年底,全市496家基层社会组织,在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公益、提供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的社会治理添加了不少生机和活力,成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

   此外,很多社会组织,包括慈善类、见义勇为类等公募基金会和企业或个人出资设立的私募基金会等各类基金会,在扶贫济困、支援灾区建设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据统计,在2011年,肇庆市慈善会等筹集物款共计1.2亿元,用于扶贫开发和救助困难群众。”陈明辉告诉记者。

   从做公益活动到培育社会组织

   社工委在全市范围“孵化”社会组织

   虽然,肇庆市社会组织大幅发展,但是还远远落后于珠三角其他城市。其中,中山、惠州、深圳分别拥有1571家、1466家、5094家(为今年6月底数据)。而且,肇庆每万人拥有登记社会组织仅为3家,低于全国平均数3.2家,而珠海、深圳已高达8家和5家。

   “多数社会组织带有浓厚行政色彩,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内在活力不够,社会组织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很多公益团体,都是以搞活动为主。”市委副秘书长、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田世雄告诉记者:“因此,发展社会组织,推动肇庆公益事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故此,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成为当前推动肇庆公益事业的重要任务。“我们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目前肇庆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逐步建立完善起来,爱·公益坊各个县(市、区)的分站纷纷建立。”市社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市社工委、市民政局等部门积极统筹建设全市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计划于2013年底在各县(市、区)分别建立1个以上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优先满足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社区草根组织等重点发展领域的民间组织进驻。

   “我们还为创办初期入驻的社会组织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并给予培训、项目支持等多元化支持性服务。设立市级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推动建立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田世雄说:“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社会组织孵化平台作用,促进公益社会组织培育、公益志愿队伍发展和人人参与公益氛围的形成。”

   据了解,市社工委目前正积极探索建立示范激励机制,拟对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表彰,并对其中取得明显社会效益的公益社会服务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田世雄说:“在此背景下,结合肇庆市实际,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特别是公益慈善类的社会团体、基金会的发展,让肇庆公益事业发展更快,公益服务更加多元化,进而建设美丽肇庆、幸福家园。”


来源: 西江日报

肇庆高新区社会工作局各区(县)社会组织信息网